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地方资源”研究的成果综述

  • 投稿温存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256次
  • 评分4
  • 53
  • 0

崔言香管新华(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2011 年教育部委托课题(11JDSZK024)、南京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江苏特色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在全国高校课程改革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开发地方资源以发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优势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校课程模式的创新,也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地方资源”的分类标准及内涵外延的多种认识

随着全国地方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各地高校都在积极开发本地特色教育资源以支持新课改的发展要求。然而,由于对所属概念的界定不清、理解不透,地方课程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往往存在针对性及实效性不强、特色课程改革实施混乱等问题,影响着地方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开发与利用。因此,厘清地方课程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区别,并从本质属性、特点及分类等角度对其进行正确的概念界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地方课程资源,国际上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在国内,经过近些年的研究探索,对于地方课程资源的界定逐渐清晰。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谭娟晖的定义:地方课程资源是指国家内部的各地方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组织等各方面的独特资源。地方课程资源强调地方特色和差异,主要是指用于地方课程开发的那部分资源。[1]这一概念比较正确地阐明了地方课程资源的本质属性及特点,但在对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认定上还存有不足。在此基础上,更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路对地方课程资源进行了再界定。其中王建虎、潘伟民在一文中充分利用属差法,以“资源———地方课程———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的清晰思路,在归纳分析其他学者对这些概念的界定基础上对地方课程资源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再定义:“地方课程资源就是由地方开发,具有地方教育价值的,能进入和形成地方课程的构成要素以及支持和服务于地方课程实施的动力因素的总称。”[2]

同时,也有学者从类别的角度进一步明晰地方课程资源的定义。譬如有学者从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角度分为德育资源、科学教育资源、审美教育资源等;有学者从地方课程资源的来源分为地方人文资源、专业职能部门和机构的资源、文献资源、社区文化机构资源、科普教育职能机构的资源、大众视听传媒资源、电子信息资源等;也有学者从课程资源本身性质角度将其分为自然环境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三类。[3]而对应于广义与狭义的课程资源,曹石珠教授也将地方课程资源划为广义与狭义两方面:广义的地方课程资源泛指在地方课程开发的全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助于实现地方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国家课程地方化实施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狭义的地方课程资源是指直接成为地方课程的“地域性素材”。[“4] 这里的地域性素材主要是指课程内容层面上的地域文化课程资源。”[5] 众学者对这一定义的不断完善解析使得各地高校在开发地方教育资源以推动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课程改革中更准确地把握方向与规律,为更好地推进地方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发应用地方资源存在问题的多维研究

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成长颇为有益,是不可不修的一门课程。但各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所达到的实际效果却总与理想中相差甚远,课程形式乏味单一,课堂氛围不高,学生自我理解、接受能力较差。这类课程被很多学生称为“假大空”,甚至引起一些学生的反感、排斥,以应付考试的态度对待这门课程,最终成为学生逃课最严重的课程之一。这一系列现实问题的存在使得本应受到学生重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对于这一现象及其缘由,学术界也进行了分析总结,为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现实依据。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过程中,开发应用地方资源意识薄弱导致其闲置浪费

要将地方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搞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应的“资源意识”要到位。只有树立起地方资源开发应用意识,认识到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才能为下一步的具体实施提供动力。对此,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反思探索。其中,陈清认为,由于当前思想文化呈现多样性,有些人的观念处于迷乱状态,不善于或不重视地方资源的开发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再加上有些高校对地方资源的认识不清,相当一部分人对“地方”的认识存有偏见而赋予其“封闭、自足、肤浅”等负面的标签,[6]这些问题使得地方资源不能很好地应用于现代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最终导致其闲置、浪费现象普遍。

(二)多数高校思政课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方法单一、实践不足等问题,地方资源应用困难

谢春梅曾明确指出,一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使用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教材,教学理论性较强,教材内容枯燥,形式编排死板,更无法将各地地方课程资源特色融入其中,从而失去了针对性和有趣性。这种单纯依托理论灌输的课程设计,过于严肃、沉重,不符合高校大学生的认知特点,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7]而另一方面,侯慧艳在研究中也总结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大学生公共必修课,涉及人数较多,因此以大班授课为主,集体行动十分不便,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很难展开,尤其是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更难以想象。即使是在课堂上,现有条件下,要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讨论课、交流课、辩论课、讲演课等也是非常难的。[8]这一系列现实问题的普遍存在,使得地方资源无法在开展实践教学中得以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而单纯授课形式的理论讲解必然会导致学生感到乏味,进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实践脱轨,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三)经费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地方教育资源开发应用进程缓慢

尽管近些年我国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大,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由于专项经费分配比例不协调,很多课程得不到足够的财力支持,其中便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侯慧艳也就这一问题做过阐述,指出虽然教育部每年也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划拨一定经费,但由于数量有限,无法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多项分支需求,而且大多数经费用于教学科研的研究创新,最终真正落实到开发应用地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上的也就少之又少了。[9]这也反映出某些高校在对开发应用地方资源方面重视不够,严重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发展进程。

当然,地方资源开发应用存在的问题不止这些,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相对与一系列的实然性问题,学术界也对高校开发应用地方资源采取的应然性措施进行了研究总结,取得了一些显著的科研成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理应用地方资源的开发应用策略的多维成果

任何一所学校的教学模式、专业特色均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环境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充分依托地方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特色优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成为当下各高校所应努力的方向。而鉴于这一关系,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就各地高校在开发应用本地特色资源,推进其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创新策略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探讨出一些适用于解决与各高校自身存在问题相适用的应然性举措。通过整理总结各学者研究成果的相通之处,为各高校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策略提供有益借鉴。

(一)端正观念,提高认识,强化地方资源开发应用意识

作为地方资源得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基础前提,首先树立开发观念是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文可义早在研究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就明确分析了,强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是建设地方课程的前提,是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10]在此基础上,其他学者进一步将这一观点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方资源开发思路中,其中,曹丽萍在《思想政治课地方课程资源的建设》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不够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上存在不足,很多学校都没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如果人们不去能动地开发这些课程资源,一些有用的资源就会被埋没,不能被人们开发利用。因此,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明确开发与利用的目的。[11]当然,单单树立开发应用观念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有效整合各类地方特色资源。在这方面,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曹丽萍也对此进行了分析,指出高校教师要掌握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应用方法,强化一切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能够对各种资源进行正确的分辨和有效筛选,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思想政治地方课程资源利用好。[12]

(二)推进地方文化资源尤其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应用

地方文化资源作为地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受到高校课程改革的青睐,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地方文化资源应用策略的研究比较多,而且大多是结合某一高校所处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如杜长冲在分析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时便是以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为例进行的,也提出了一系列发挥地方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的策略。他指出,开放的办学需要吸收和利用社会的有效资源,在育人的过程中要求充分挖掘地方优秀文化中的教育资源;要弘扬张家港精神,树立竞先意识,保护好其历史文化遗址,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应当在历史文化遗址处修建德育教育基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参观与学习,开展自律意识教育、逆境挫折教育和恒心毅力教育,引导学生做重信用、守承诺有责任感的人。同时,要充分弘扬地方红色文化精神,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将红色文化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把理想信念落实到实践,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13]还有张智,王芝华、郭华生等人也都结合某一高校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从而为其他高校因地制宜开发地方文化资源提供了理论借鉴。

(三)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应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而这门课程之所以变得枯燥、上课效率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大多数高校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省去实践活动,将学生困在了教室中,这也导致地方资源很难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鉴于这一问题的普遍存在,很多学者在探讨过程中都涉及到解决这一现状的相关策略。吴萍提出要树立“社会即课堂”的教学观,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这一课程资源。[14]刘光华,袁学涌在《依托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指出,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以及科技展览馆等作为地方特色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各高校可以加强与地方的联系与合作,依托这些特色场所建立一批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通过特色实践教育让大学生接受直观的近距离的体验和熏陶,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15]娄刚则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专门分析了依托地方资源,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基地的建设。根据遵义师范学院所处的特殊环境优势,娄刚提出了推进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党建工作教育基地、科技创新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教育基地、人文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国防教育基地建设的构想,[16]为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形式,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提供了指导,也为其他高校依托本地资源建立教育基地提供了启示性作用。

(四)积极合理开发高校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

每所高校都有着自己特色的校本资源,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校本资源对于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阳华总结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就在于弥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不足,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本,且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直观性、参与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17]校本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性与实用性,但纵观学术界,对于校本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却不是很多,当然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策略。譬如李茂平、阮东彪在研究校本资源的开发时结合湖南一师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条有效途径。首先,挖掘湖南一师的文化积淀和史料,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资源和内容;其次,加强湖南一师社团管理与评估,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载体和平台;最后,弘扬湖南一师独特的校园文化,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渠道和手段。[18]

虽然每所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但可以借鉴这一思路积极自主开发本校特色资源构建适合自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课程。同时,高校教职人员也应积极探索校本资源开发理论,为适应现代化教学模式,开展特色教学课程提供指导。

综上,虽然近些年学术界对地方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作出了不懈努力,但依旧存有一些不足:对地方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成果总体相对较少,而且研究偏重于地方文化资源尤其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应用,而对于其他方面资源的利用情况如自然资源、信息资源等的阐述较少,研究缺乏全面性;对于概括性地方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较多,而以某个学校为例进行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对校本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更为稀缺,缺乏独创性专题研究;对地方资源的开发应用具体方法研究比较多,但也比较混乱,不利于高校对此进行借鉴,因此需要做进一步的归纳整合,制定出比较有普遍适用性的具体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谭娟晖.关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04(12):12.

[2]王建虎,潘伟民.地方课程资源概念的厘清[J].毕节学院学报,2010,28(1):120.

[3]张海生.试谈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J].新课程研究,2010(191):15.

[4]曹石珠.论地方课程资源的涵义及特性[J].湖南学院学报,2008,29(3):101.

[5]李定仁.西北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05.

[6]陈清.本土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发展之基[J].中国高等教育,2008(9):39.

[7]谢春梅.加强红色资源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5(3):152.

[8][9]侯慧艳.盐城地方资源在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程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0(23):144.

[10]文可义.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4):4.

[11][12]曹丽萍.思想政治课地方课程资源的建设[J].教学与管理,2013(9):83.

[13]杜长冲.地方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1,8(3):72.

[14]吴萍.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4):6.

[15]刘光华,袁学涌.依托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江西教育(管理版),2010(28):25.

[16]娄刚.依托地方资源,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基地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8(3):66.

[17]阳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校本资源的开发利用[J].职教论坛,2010(8):14.

[18]李茂平,阮东彪.校本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37.